2025-07-01 10:21:30 0
在岩手县连绵的丘陵间,Ark馆森牧场数十年如一日地践行着循环型农业的哲学。当牧场决定拆除承载着创业记忆的老旧猪舍时,一个关于“重生”的设计命题悄然浮现——如何让这些斑驳的废材延续牧场的灵魂?之后,他们决定将废弃建材转化为园区的导视标识。
猪舍主体结构的H型钢成为首轮改造的核心材料。这些被风雨浸染成暗红色的钢梁,经过除锈加固后,化作导向标识的支柱矗立在草场小径旁。设计师刻意保留钢材表面的磨损痕迹:弯曲的铆钉孔、深浅不一的锈蚀肌理,如同牧场的年轮铭刻。
与之相嵌的黑色钢板标识牌则采用现代激光切割工艺,以锐利的边角与哑光质感形成新生与沧桑的对话。红与黑的碰撞在绿野中格外醒目——炽热的旧钢骨托起沉稳的新标牌,恰似牧场从传统中蜕变新生的隐喻。
当游客指尖抚过那些被磨圆的边缘、深浅交错的水渍印痕,仿佛能触碰到三十载畜牧时光的温度。这座以废弃物堆叠而成的牧场,仅以材料本身诉说着“循环”的真谛。
整个标识系统刻意规避精致工业感,让材料成为叙事的主角。H型钢的红色锈迹在雨季愈发深沉,如同大地渗出的血液;这些“会呼吸”的标识随着时间持续蜕变,与牧场中生长的作物、反刍的牛羊形成生命节奏的和鸣。所谓可持续,不仅是资源的再利用,更是将记忆转化为滋养未来的土壤。
当废弃猪舍以如此沉默而坚韧的方式重获新生,Ark馆森牧场的企业哲学已无需赘言:那些深植于大地的历史,终将在循环中长成指引前路的坐标。
(图源网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