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标”出新高度——3D打印在广告标识行业的应用

2020-09-23 09:52:45        0

3D打印(3D prinTIng),又叫增材制造技术,即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,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,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,通过逐层打印,逐层累积固化,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。


广告标识制造业的问题一直是盘综错节,企业主们面对着传统低成本生产方式中,市场资源成本不断攀升的问题,使得企业发展举步维艰,他们必须提高定制水平,缩短销售周期,应对频繁复杂的需求变化,解决订单规模不断萎缩等问题。同时还需要管理无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和错综复杂的供应链条。


在标识行业,已经出现了落地应用的3D打印产品,下面我们就从行业的角度来看看3D打印技术在标识牌制作领域的发展趋势。


传统制造方式,认知和思维能否被颠覆?


如果用逆向思维来分析,这就是一家物联网公司的机会,在中国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值得用数字化思维重做一遍。


标识行业很大,像极了蚂蚁市场,集中度低。它有上万亿的体量,由30多万家公司组成,所有Top10头部公司加在一起,市场份额却不到1%;


标识行业产能冗余,整个行业的产能冗余度高达50%以上,也就是说,这个行业50%的场地、设备、员工,它的能力是闲置的。2016年开始前所未有的环保压力,也对标识行业产生巨大影响。


3D打印在标识设计中的应用


在标识业里,工程师和设计师们已经接受了用3D打印机打印的建筑模型,这种方法快速、成本低、环保,同时制作精美。完全合乎设计者的要求,同时又能节省大量材料。


3D打印技术的运用具备以下优点


3D打印无需开模、一体成型、生产周期短,特别适用于生产及快速交付结构复杂产品、小批量产品,因此被广泛用于原型制作、定制生产以及复杂零部件制造等领域。


不过,3D打印也存在明显短板:3D打印机售价高、产品制作时间长,不具备规模经济性,大批量产品的生产成本明显高于传统加工方式;打印材料价格较高,种类非常有限,材料强度、加工精度等方面与传统精密加工方式仍存差距。总体来看,3D打印与传统制造工艺各有千秋,二者不是替代关系,未来应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挥作用。


麦肯小编认为: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,消费者更加追求个性化的需求,3D打印将与机器人、人工智能等技术一起,提高制造业生产线的柔性化程度,以更低成本生产定制产品,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由大规模生产向个性化定制转变。未来,随着3D打印机、材料和后处理技术的发展,3D打印在标识领域的应用将不断扩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