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-11-13 11:40:54 0
Kevin Lynch,The lmage of the City:“恢弘的城市中,我们远非单纯的看客。在城市大舞台上,我们与其他参与者一起,成为它不可或缺的部分。我们对城市的观感常常不是一成不变,它可以十分片面而分散,并与其他观感相互交杂,彼此影响。”
以后在北京,那种临街店铺全部改成同一招牌的行动,或许要停止了。
9月29日,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会同市商务局制定的《北京市商业街区店铺招牌设置规范(试行)》开始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,意见征求时间截止到10月12日。
征求意见稿中最引发大众关注的内容,即是表明了店铺招牌“可以由设置人自主设计,同一街区内的店铺招牌不宜采取统一样式、统一色彩、统一字体等同质化方式设置。”
事实上早在2017年,北京市城管委就曾经制定颁布了《北京市牌匾标识设置管理规范》,对企事业单位设置牌匾标识提出了明确且细致的要求。
不过在实践执行中,包括北京在内,全国多个城市在户外广告、街头店铺牌匾、标识上大力整治,曾经涌现出不少“千店一面”的现象——即一条街上的商户除了店名不同,店招的材质、颜色、大小甚至字体都一模一样,被认为单调乏味、缺乏美感,难以体现商业经营的活力和特色。
丑的“整整齐齐”的招牌
据说去年上海常德路的店铺招牌“一路统一”:同样的高度,黑底白字,更无语的是街道中心摆满了黄花,让人感觉走进了灵堂,充满了清明节的气氛。
这个当然有点诡异,可其他的也好不了多少,现在无论哪座城市,街道上的店铺招牌基本都是这种“极简风格”:统一尺寸,统一底色,统一字体,统一字号。
比如“番茄炒蛋”式的
看上去整整齐齐,井然有序,却毫无美感,甚至分不出哪家卖的是什么,想吃碗面,却进了药店,真是尴尬又搞笑。
大城市要整齐,小城镇楼房高低不齐,就要统一。
许多小城镇的商业街,招牌杂乱无序、老化破损,容易影响楼上居民的起居生活,也有损坏掉落砸伤行人的风险。为了节约成本也不讲究美感,反而形成牛皮癣遍布的视觉污染。
整齐了,也统一了,特色没有了,招牌的灵魂也就没有了,反而更丑了。
总结:一个店面给人的第一印象首先是它的门面,门面上的特征便是门面上的装饰—门头(门面入口位置上将标识、符号、构件等强化形成具有装饰感的构筑物),门头是门面入口中的重要的构成元素,做为一个店面外部标志,代表着它的性质、特征、风格、文化、因此,门头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店面的自身形象?,还会间接地给一条街道,一个商业区带来一定的影响,差异化的品牌设计才能激发艺术创作审美的共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