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-07-23 18:23:03 0
商业竞争如同丛林法则,优胜劣汰,商机也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,随着商业街的逐年增多,经历20年发展的商业项目正步入存量市场开发经营的阶段。面对存量市场,商业街的运营者如何不断创新调整,满足消费习惯、引领消费方式,继而做到价值增量?未来商业街的市场新价值又在哪里?今天小编来跟大家一起来讨论标识导视系统对商业街的重要性。
商业街导视系统的视觉构建
这里所指的商业街导视系统,泛指与商业街空间视觉环境有关的一切信息的传达系统领域。具体地讲,商业街两旁的标志性建筑、商业街上的公共设施,如道路交通标识、商业标识、公交车站台标识、地铁出入口标识等均属于商业街导视系统范畴。概括来说,商业街导视系统的视觉构建,应综合考虑以下设计因素。
秩序感
在当今城市高楼林立、竞争激烈的商业时代,沿街的交通标识导向、建筑导向、景观导向等设计,只有遵循城市公共空间的视觉节奏和视觉秩序,自觉维护城市空间的整体视觉布局,才能有效传递信息,满足人们视觉的需求。
商业街导视井然有序,信息清晰可辨,方可营造城市清晰的形象。中国的许多商业街,由于没有考虑整体秩序关系,设立了形状、大小、颜色、材质不一的许多导向牌,破坏了商业街的轮廓线,造成了信息的过度泛滥。 可以说,和谐的商业街视觉秩序直接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明水平与审美修养。
尺度感
每一条商业街都有自己的配置,它们存在于商业街的肌理中或街区当中,在更加精细的尺度上,则存在于建筑之间与场所当中。商业街导视的尺度空间应与整体商业街场所环境协调,尺度过大或过小,都将影响街景的空间关系及人的视觉感受,导视尺度空间设计均需以人的尺度为衡量标准,从人的心理需求出发综合考虑。
目前中国商业街越扩越宽,商业街导视越做越大,传统精致的步行商业街日益变更为车行商业街,生活尺度的变更,使许多商业街导视失去了昔日的亲和力。中国设计普遍盲目求“大”,确实值得反思,殊不知“小空间”同样蕴含着诗意与生活气息。
色彩感
看一座城市的品质文化,商业街导视的色彩配置是最为直观的方式。色彩作为视觉效果中影响最显著的因素,是打造环境氛围、塑造视觉效果的重要表现手法。
中国大部分城市的商业街导视在色彩的统一性上差强人意,特别是商业广告色彩污染严重,干扰了有效信息的视觉识别,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形象。因此,在色彩识别的构建上,需要以城市商业街景观的整体色彩关系为前提,遵循城市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规范,创造出与环境色彩协调一致的标识系统。
材质感
材质对商业街导视有着重要的影响,材料表面的色彩、光泽、肌理等都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感知。
几乎可以这样说,外形越简单,表面的处理就得越仔细,选材也得越精良。这些品质是庸俗的风格和不加鉴别的风格所不具备的。因此,它们成了真正的优美精致的标志。精美的标牌材质,彰显了城市的个性及高品质的生活追求。
商业街导视材质的个性化选择,应从城市文脉资源中提炼历史底蕴的地域材质,达到与周边环境的最大化的协调统一。
艺术感
功能性并非导视设计的唯一目的,艺术性的设计,才能使人在接受信息的同时识别生活的品质。一个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城市,其沿街的建筑物及其相关配置自然也显露出一种艺术的气息。
试想一个单调乏味、缺乏艺术气息的城市公共环境,是不可能带给城市居民高品质的视觉享受的。在遵循导视标准化设计的前提下,保留城市特色商业街自由、轻松形态的个性化、艺术化特征,不失为商业街导视特色化的有效实施策略。
运动感
商业街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的场所,人在商业街移动所产生的运动线路、人的视觉习惯及经验印记对识别商业街导视设计都会产生一定影响,设计师应该更多地关注人流移动的节奏及频率,从多维角度体现商业街的品质。
传统的商业街空间处于慢速的视觉生活环境,行人有充足的时间识别环境,可以随时停下来欣赏街景。而如今的商业街更多的是车辆行驶的快速车道,出现更多的是指引人们安全行驶的交通标识牌,人在商业街的活动空间反而减少,圈定在城市有限的商业步行街领域。
因此,有必要保留城市历史文化的遗存特色区域、特色商业街,延续城市的文脉精神。商业街导视设计应该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,人们正是在商业街导向标识的指引下,作出方位移动的同时观察着城市,人们在期间的运动频次,更能折射一座城市的生机或沉闷。
经得住欣赏的导视设计及商业街景观,才能让人们乐于在商业街多次往返。对商业街标牌非常喜爱一般,慢速的视觉生活环境,或许能带给人们更多的生活品质空间。
结语:一条出色的商业街应该是人们最想去的地方,人们愿意在其中打发时间、生活、娱乐、工作,于此同时伟大的街道对于城市形象的塑造应该有显著的作用。让商业街更美,让导视设计回归生活的本质,这才是设计师最终的目的与设计追求。